堵死东南亚中转站,美国关税“精准狙击”中国出海工厂

编辑|果然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4

加到145%!
美国关税反转再反转。
根据白宫4月10日发布的一项行政命令,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现已达到 145%。
该命令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9日宣布对中国增加125%的关税,加之自3月初以来已经实施的20% 所谓芬太尼问题施加的关税,累计关税已达145%。(文末扫码进群)
同时,已签署为期90天的全面暂停令,在此期间将对相关国家的对等关税税率阶段性下调至10%,但该政策豁免条款特别注明不包含中国。


此外,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提出,对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货值不超 800 美元包裹,征其货值 120% 或每件 100 美元关税(原 90% 或 75 美元) ;自 6 月 1 日起,标准上调至每件 200 美元(原 150 美元)。
在 4 月 11 日发布的消息中,我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针对美国政府 4 月 10 日将对中国输美商品 “对等关税” 税率提至 125% 的行为作出回应,自 2025 年 4 月 12 日起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将税委会公告 2025 年第 5 号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 84% 提高至 125% 。
对特朗普“掀桌子”式的无理行径,中国坚决采取反制措施,以捍卫国家利益和国际贸易准则。老话曾说:“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很显然这是美国一场精心设计好的阳谋,从一开始目标就是中国,拉上其他国家只是幌子。美国妄图通过这种手段,在国际贸易中打压中国,以维护自身所谓的经济霸权。
不过,这般‘发疯式’的政策,在对其他国家造成冲击的同时,对美国国内的反噬也开始逐步凸显。
路透社与益普索集团8日发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未来半年美国国内日用消费品、汽车、手机等,会因美国政府日前宣布的关税措施涨价。
77%受访者认为未来半年手机等电子产品会涨价,73%受访者认为汽车和日用消费品会涨价。大多数受访者还表示,家用电器,新鲜农产品,房屋维修装修以及牛奶、奶酪等奶制品的价格也会上涨。
一位玩具品类的美国跨境电商卖家,在reddit ecommerce 上,发布了一篇言辞激烈的长帖,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予以猛烈抨击。

图源:reddit ecommerce
与此同时也有大批抗议者涌上街头抗议特朗普“一意孤行”的关税政策。

图:大规模抗议特朗普:“人们正在失去工作、金钱和养老金”
图源:lemonde
随着关税政策尘埃落定,一系列连锁反应接踵而至。此前,众多中国企业为避开美国高额关税,将部分产业转移至东南亚,借道东南亚出口美国。特朗普自然不会忽视这一关键枢纽,因此东南亚作为与中美贸易往来都较为密切的区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场贸易风暴的漩涡之中。

关税政策颁布当天,东南亚货币普遍贬值,泰铢兑美元下跌0.8%,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等也大幅走软。华尔街机构批评供应链转移策略沦为“笑话”,例如从中国迁至越南的企业需承受46%的关税,投资回报率大幅缩水。(文末扫码进群)
那些原本试图通过将供应链转移至东南亚,再转出口到美国的中国企业,如今发现美国对越南、墨西哥等中转国加征高关税,这条路已被堵死,只能被迫重新布局产业链。而美国的关税政策调整,使得东南亚各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抉择。
他们既要考虑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又要顾及与中国的合作。“毕竟,两边都惹不起。”
与中国直接反击不同的是,东南亚国家普遍选择妥协:
美东时间4月8日,越南代表团与特朗普团队进行谈判,越南同意将美国商品进口税降至 0%,提高进口门槛至 20 美元,并管控来自中国的转运货物。

图源:politics-laws
泰国计划 4 月 17 日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率团赴美谈判,此前已成立 “美国贸易政策工作组”“泰国谈判小组” 制定方案、预案,并加强区域贸易联盟发声权,拟于 4 月下旬召开东南亚贸易部长特别会议。

图源:联合早报
印尼则派出财长与经济统筹部长率团赴美,表明不报复立场,希望通过谈判争取有利条件,准备增加进口美国小麦、棉花及油气等商品,还考虑放宽信息与通讯技术产品本地含量规定,以换取美方关税让步 。
短期内,由于市场相对隔离,对在东南亚的跨境卖家来说影响不算明显。但长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必然会受到波及。
一方面,东南亚经济承压,消费力下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意愿都会降低;另一方面,新卖家流入可能导致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如今,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格局正发生着深刻变革,市场饱和度逐渐提升,相较于早期的蓝海状态,当下的发展环境变得更为复杂,竞争也更为激烈。
截至今年,东南亚电商市场呈现出鲜明的发展态势。在传统货架电商领域,头部卖家凭借深厚的品牌积淀、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愈发有利的地位,强者愈强的 “马太效应” 显著。这使得新入局的卖家面临诸多挑战,可获取的市场机会愈发稀缺。
不过,电商市场的格局并非一成不变。以 TikTok Shop 为代表的新兴平台,以内容驱动消费的模式异军突起,增长势头迅猛。在这类以内容为主导的电商平台上,卖家能够凭借优质、创意的内容吸引消费者,打破传统电商的竞争壁垒,为众多卖家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换句话说,即便在行业格局逐渐固化的当下,聚焦内容营销的卖家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有人问,那美国卖家会转战东南亚吗?
据悉,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消费底层逻辑与美国完全不同,美国卖家若要进入东南亚市场,需要完全换品,无法复用美国市场的产品与供应链沉淀。在订单履约方面,与美国成熟的物流体系相比,东南亚的物流配送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卖家花费大量精力去磨合。
因此,有卖家认为,东南亚可能会成为美国卖家风险分摊的目标市场之一,但不会有大量美国卖家将其作为主打市场。
不过,对于已经在东南亚各国建厂的中国出海工厂来说,当下的处境尤为艰难。他们本希望通过在东南亚设厂对冲关税影响,却没想到美国关税政策层层加码,如今想必更加期盼东南亚各国尽快与美国达成有利的谈判结果。
在这场关税风暴中,身处东南亚的中国跨境卖家需要密切关注局势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另一方面,要加强供应链管理,提升产品竞争力,在困境中寻找新的机遇。而对于未来东南亚电商市场的走向,仍需持续观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跨境贸易浪潮中,顺势而为,方能行稳致远。
美国加税对于东南亚卖家的影响还有哪些?扫描下方二维码回复【特朗普】进群与各大卖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