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带私货被查出,千辆货车“卡死”东南亚咽喉通道

编辑|果然
投稿爆料/转载添加 | DNY123-04

近日,有消息称,从广西运往越南,泰国的货物在越南过关时遭遇严查,大量货物被扣,致使物流时效严重受损,出现大面积延误,排队过关的卡车数量激增,物流拥堵加剧。(文末扫码进群)

据悉,部分不良从业者为降低成本,在货物中夹带电子烟、娃娃机等超敏违禁品,这是导致货物被查扣、运输延误的主因。
长期以来,广西至越南的运输路线凭借高效的运输效率与便捷的通关流程,承载了海量的跨境贸易往来,持续为双边及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针对跨境进口商品的检查力度方面愈发收紧,小编犹记得去年12月中旬,泰国声称对凡是从中国进口的商品都需要100%开箱查验的消息引发了一轮行业“地震”,与此同时,越南于今年宣布取消对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此举也被业界普遍认为对中国进口商品影响较大。
然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无非还是这三个方面:
保护本土产业:中国等国家商品大量涌入,对泰国和越南本土产业造成冲击。如泰国 2023 年因低廉进口产品导致近 2000 家工厂关闭,越南是东南亚地区跨境网购最活跃国家之一,大量外国商品通过电商平台进入,冲击本土产业。
增加财政收入:2025财年前5个月,泰国消费税部门打击成果较上年有所增长,共查处案件14851起,增幅15.54%。在使用技术提高打击效率后,向国库缴纳了 1.98 亿泰铢罚款。
保障消费者权益:通过加强对进口商品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审查,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符合本国安全和质量标准,避免消费者购买到存在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的商品。
泰国财政部副部长Phao Bhum Rojanasakul日前在对消费税部门领导的政策宣讲中表示,已督促他们严格按照“零容忍:逃避消费税的商品必须为零”的政策开展经营,严肃查处逃税走私行为。尤其是边境沿线或网上销售免税商品。
采取的系列措施如下:
扩大打击范围:将打击对象从小型违法者拓展至大型违法者,联合外部机构,严格检查边境运输路线,从源头打击酒精饮料和烟草制品等消费税商品的生产及走私行为。
借助科技力量:与船运公司签订谅解备忘录,利用科技手段参与检查货物运输路线,扩大对违法者的搜查范围,切断非法消费税货物运输链条。
鼓励公众参与:重视宣传工作,鼓励群众通过举报系统或 1713 举报电话提供线索,案件办结后给予举报人经济补偿或奖励。
当越南、泰国的重要物流节点因严查政策频频被“卡脖子”,曾依赖“走”灰色清关的卖家,也终将在愈发规范的跨境贸易浪潮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02 平台清退了大批钻空子的卖家
当大量违规商品在市面流通的问题浮出水面,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电商平台的施压。(文末扫码进群)
1 月 31 日,泰国商务部长皮猜・纳里普塔潘主持发布会,宣布与食品药品管理局、泰国工业标准局等 16 个机构合作,启动保护消费者免受电商平台不合格产品侵害的合作意向声明。
根据商务部的声明,按照“通知即下架”政策,被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将被迅速移除,以保护消费者免受低质量产品的侵害。
政府部门将与平台运营方的紧密合作,目标是加强产品监控,提高公众对非法交易的警觉性,并提升消费者对电商市场的信任度,同时也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同时,早在去年10月TISI 与 ETDA 联合严控网络平台,TISI 有 144 项管控标准涵盖 308 种产品,对违规平台采取撤销登记证书的处罚。

图源:edulampang
除了普通商品,泰国政府还把三种家用电器——油炸锅、微波炉和电动直发器/卷发器——列入了工业部管制产品名单。这些电器在泰国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以后,这些产品在进口时,必须经过更严格的审查,确保符合泰国的安全标准。
在越南电商市场,Temu 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案例。
去年,Temu 在越南上线后,凭借高达 90% 的大幅折扣以及联盟营销计划迅速吸引大量用户,初步打开了市场,关于 Temu 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产生了超过 41 万次互动,特别是宣布推出联盟计划以来,相关讨论量激增 400%。


社交媒体上关于Temu的5大讨论话题 图源:e.vnexpress
但 Temu 的经营模式也引发了诸多问题。一方面,根据越南现行法规,任何商品或服务的折扣均不得超过原价的 50%,越南胡志明工贸部因此要求包括 Shopee 和 Temu 在内的电商平台停止发布超过原价 50% 折扣的广告,以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另一方面,低价商品往往伴随着质量问题,社交媒体上的讨论中,也包含了对 Temu 尚未在越南正式注册、产品价格缺乏竞争力以及商品质量堪忧等质疑。
在政府的持续施压下,Shopee、Lazada 等电商平台针对违规劣质产品的管控显著趋严。
Shopee 越南站强化对本土店铺的监管力度。当消费者对商品提出投诉时,卖家必须及时提供红发票或商品报关单,以此证明商品来源合法。否则商品下架、面临罚款,店铺信誉受损。
其中,化妆品在越南电商市场问题频发,成为整治焦点。越南卫生部要求各地卫生部门联合其他机构,着重检查电商平台及社交媒体上的化妆品制造商和零售商。
在此形势下,Lazada、Shopee等平台对化妆品类商品管控升级,对于无相关认证、来源存疑或被投诉质量不佳的化妆品,将采取立即下架处理。
Shopee 在商品上架规范方面也动作不断。2024 年第四季度起,平台调整了违反上架规范的罚分标准。
违反上架规范涵盖多种情况:
明确禁止销售的商品,如部分涉及国家安全、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商品;
劣质刊登,诸如包含无关信息(如在服装标题中加入与服装无关的电子产品关键词);
滥用关键词(在产品标题堆砌多个不相关品牌名);
误导性订单(设置虚高或虚低价格吸引流量但不实际售卖该价格商品);
滥用类目属性(将女装错误放置在男装类目);
侵犯知识产权(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品牌商标、专利等);
假冒商品,以及重复上传相似产品等行为,均会被计分或删除商品处理。
近期,Shopee 菲律宾站点也动作频频,多次向卖家发布通知,强调准备产品认证等相关事宜的重要性。这一举措与泰国、越南站点的管控策略如出一辙,背后蕴含着共同的目标 —— 坚决杜绝违规商品流入市场。
在日益规范的电商行业中,唯有合规经营才是企业实现长久发展的坚实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