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新手做跨境,内贸做跨境,国内转型跨境,应有尽有,做成功的很多,失败的也不少,我发现能坚持下来的,往往对选品有一定见解。
都说找对了产品就成功了一半,有时候我们看到别人做牙签等小东西也能赚很多钱,但这些产品拿去给你做,就不见得能够做出利润来,相同的爆款产品,不同的人去运营,结果也不一样。
运营的本质其实就是选品思维方式的不同,今天分享几个选品的思维。
很多由国内转型做跨境的卖家,把运用于国内电商的方式同步到跨境电商,但是万一不中用呢?岂不是掉坑里了。
选择货源可以先看一下周边有没有很好的货源支持,如果附近的货源正好符合出口目的地国外市场,可以研究参考尝试一下,如果没什么大问题,你就是上帝眷顾的宠儿。
如果你选择了,说明你已经踏进这个行业了,其实做电商,找蓝海市场,只有深入一个行业,再深入某一种产品,接着再去深挖这个产品的周围,上下游供应链,如果你做到了,那么,红海中的蓝海产品被你挖到了。
现在不光是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包装也大同小异,从买家方面考虑,很纠结,不知道该买哪一家的,对于卖家来说,包装的相似性不利于建立自己的独特性,同质化的产品之间消费者更注重的是价格,与其在价格上拉开差距,倒不如多多美化自己的产品包装。
同样的产品,消费者自然是会选择价格不相上下,且包装更上档次的;更用心的去改善包装,会大大的提高自然转化率,并且客单价更高,差异化的选品其实是从供应链顶端,也就是工厂端开始的,对于跨境卖家来说,需要优化的方面太多了,而产品包装只是其中的一方面。
当你不知道选择什么产品的时候,先去调研一下所面对的国外市场,例如Shopee,主要是东南亚地区的消费者,便去调查一下东南亚六国的消费者们都喜欢什么产品,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对产品价格有什么要求。还可以通过谷歌搜索新闻,包括当地各类百货商场看一下服装风格和日用品等。
对于线下超市和商场非常常见的,建议不要入手,在未全面抓住国外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的时候,可以多上一些比较新颖的产品。实在同线下商场的商品类似,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并且能做到比线下产品的性价比要高,这都是非常落地的选品思路。
差异化思维,是我们的选品方法的核心所在,需要我们大家花时间和心思好好领悟。
寻找优势资源—市场调查—产品定位—分析利润—产品成产—质量监控—产品上架
选品并不是单纯的找到合适的产品就结束了,从最初的寻找优势资源到最后的产品上架,都是环环相扣不可缺失的。选品流程中任一环节的缺失,都很有可能为后期的产品运营带来严重后果。那么在选品的步骤中,假若你有特定的一个类目,那么做好一个市场调查分析是最为重要的,没有这个分析,也就无法有接下来的产品定位和分析利润了。对于市场需求来说,产品有自己的周期理论。新品的开发上架之后不会立即贡献大量的销售额,原因有很多,可能运营的条件还未成熟或产品处于前期准备阶段。我们也有可能一上架新品受到买家的欢迎销售量马上提高,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产品不可能永远保持良好的销售表现,会有一个自然的流失过程,但是只要保持新品的不断补充,相信你的店铺销售额一定会增长。这也就要卖家在产品运营的时候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规划以及调整,时刻保持一个产品运营的优势。也就是说好的选品固然重要,但是好的运营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好的产品成就好的销量,同样的运营能力,好的产品会根据市场高需求,高利润的迅速发展,完成零突破,完成100的高销量,再加上产品之前的高质量的筛选,后期产品运营的效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