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夏冰雹,一个泰国印尼本土的卖家,也是起航俱乐部的发起人。
以下是11月26日,受邀DNY123深圳大会的演讲稿(完整PLUS)全文。
包含因为个人紧张忘掉的词、和时间关系没有讲完的内容,
希望能对起航的读者有所帮助。
大家好,作为一个暂时还没有被市场卷死掉的小卖家。
站在这里,是希望跟大家探讨,一个不能够完全称之为寒冬,
却也是陷入在增长困境的泥潭中的我,
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么办,将来往哪去的思考。
我们先来看一组媒体的数据:
shopee在2021全年的订单增长是116%,这意味着,只要在2021年初,卖家在shopee上开店,就有机会吃到年增速116%的“平台红利”。
也是在去年,我看到太多“几个人”的团队,在半年到1年的时间,在东南亚的任意一个市场,迅速做起来一个月营几百万的项目,
包括我们自己的团队。
而在2022年,纵观全年,我无法给大家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我们自己的团队体感是0-20%。增长很慢甚至没有增长,但却也没有死掉。
所以,不能够称之为寒冬,因为没有发生大范围的卖家死掉,相比于亚马逊2021的大规模封店潮与限制库容,相比于国内的电商卖家几个月都发不出货。东南亚的卖家,只能说是陷入了增长的困境。
增长的困境来源于哪里?
我们先看整体的市场空间,我们首先得承认的是:
第一个,东南亚相对于欧美、中国,整体的市场空间有限,尤其是单个市场,体量更小。整个东南亚市场前三名(印尼+泰国+菲律宾)的GDP加起来,堪堪够我们一个广东省。
第二名泰国,还没有我们湖南省GDP高。
我曾在群里看过这样一则对话:什么?你在做印度尼西亚的电商?
那地方的交易量还没坂田多!
话粗理不糙,其实东南亚尤其是单个市场的天花板,是非常有限的。
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大多数会且只会出现一种结局: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最终,赢家通吃。
我们再看电商市场,2014年、15年,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lazada、shopee在东南亚的市场快速兴起。
直到疫情开始,线下交易接近冻结,以shopee为核心的平台电商,在疫情下快速发展,提高了东南亚电商市场占零售总市场的份额。
所谓的东南亚的市场红利,其实是线上电商对传统线下零售的侵蚀。
2022年上半年,东南亚多国宣布疫情全面结束,线下零售全面恢复,线上的发展进入相对瓶颈,电商的机会也减缓了。
与此同时,Shopee股价开始大跌,很难以高市值向市场拿钱。
在线下市场恢复,平台电商减少砸钱买量之时,电商份额的增长不再由平台电商驱动,以TIKTOK Shop的内容电商成为新的领头羊。
“红利期”电商平台的势能开始转变。
第三,Shopee正式进入成熟期,具体的表现是,
在东南亚市场,产品的供给开始大于用户需求,在大多数的“关键词”下,都有超过几十甚至几百上千的产品。
卖家亦然,从疫情下,卖家可以通过更低价格、更快时效的本土模式(物流省下的成本),享受市场和平台的双重红利。
到疫情后全面放开,市场红利消失,需求红利消失。
潮水退去,我们在裸泳。这个时候拼的不是谁游的快,而是谁更有肌肉,谁更有性价比。既然大家产品大差不差,只要你价格更低,你就可以获得用户。
东南亚市场,已经全面进入了本土供应链的竞争态势。
在市场空间有限、平台增速有限、市场内卷严重的三重大前提下,
我们卖家怎么办?
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是:过去的发展,好像也不全是自己的实力,更多就是时代的运气。
潮水褪去之后,发现自己只有:
1.称不上正规军的团队:内部团队并不够专业化,人才稀缺,且运营上也十分粗犷。典型shopee卖家特征是,老板作为一头牛,干全公司40%、50%、60%的业绩,拉着公司一起跑。
2. 算不上有竞争力的供应链:Shopee的客单价大多在30-50块钱,这个客单的产品,大多数都是1688采购的,能便宜几块钱?很难与竞争对手拉开明显的竞争优势。
3. 不够性感的投资回报和躺在仓库的一堆死货,除中国台湾外,东南亚卖家的订单利润率其实很高,但是客单价和周转率非常低。
4.以及面对未来增长的深深的无力感。
我们卖家怎么办?
我想讲一个我们自己的故事。
我是一个本土精铺型卖家。什么叫做精铺,就是在2021年,精选产品,挑一挑,然后本土备货过去。在市场和模式的双重红利下,在shopee的任何一个站点,都有30%利润以上的产品,都卖得好,都好卖。
于是,今年上半年,我干shopee一年半,团队选了超过3000个品。坏消息是,还有1500个不动销,不动销的品,剩几个、十几个、二十几个,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感觉自己赚钱了,结果钱都在货里,货不卖了、成了“死货”。不仅如此,随着不断增加的SKU,每周还在产生新的选品,总要人来管吧?于是团队不断加人,利润一算,全发工资了。人效失衡开始成为严重的问题。平台没有增长,内部管不过来,销量不增反降,利润持续走低。作为卖家,我们不是来东南亚市场扶贫的,如果有朴素的使命,就是赚钱,朴素的愿景,就是在东南亚电商里赚到1个亿,朴素的价值观,只要赚到钱就是好猫。必须转型,不能只卖货,要做精品,要搞品牌。怎么搞?目前,shopee80%的卖家都在朴素的抄作业,包括我自己。只有极少数的卖家在搞开发。这些卖家辛辛苦苦搞的开发,自己还没赚几天钱,马上又被跟卖的盯上了。我这里不是在讲开发和跟卖的区别,我是在讲我的做法:在电商市场的产品,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我把所有在衰退期、没有利润的产品全部砍掉,全场7折。(当然,部分有供应链资源的伙伴,可以从工厂端再次降低成本,继续内卷。)我把所有在饱和期的产品,让我的小伙伴全面开启价格战,你降一块,我就降2块,直到没有利润就砍掉。在成长期的产品怎么办呢?他是我们的宝贝,我把他从我剩下的500个sku里找出来,未来1到3个月,70%的利润都是这些宝贝们贡献的。我尤其重视,在我聚焦的方向上,引入东南亚市场中,还没有的20%的产品,把他做起来。他们能支持我们未来6个月甚至1年的利润。既然,平台上绝大多数的卖家在偷懒,在轻而易举的跟卖,而不是往重了做分析,理解用户,挖掘和打造属于这个市场的产品,我们得做做产品开发了。每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你的精力是,你的员工的精力是,你的资金也是,包括平台的资源包、你的广告预算也是,所以,你看你的项目,投资回报比怎么样?(要不要做东南亚电商?)你看你的市场,那个市场的资金周转率更高?(选择哪个站点?)你看你的产品,那个产品比较好,比较有潜力,比较能帮你赚钱?(怎么挑选类目和产品?)也就是在算完账之后,我暂时性放弃了印尼,全面主攻泰国。也是在算完账之后,才能快刀斩乱麻的把那些产品都清掉。
这里的库存,不是那堆死货的库存,东南亚本身就是全球清货的市场。我指的是,那些要聚焦的品类,那些很有潜力的新品,应该怎么补货备货呢?我们团队内部有一个共识:如果这个品,没有把握做起来,就不要做。既然要做,就要做TOP。我们把产品分为ABCD4个等级,重点在2个环节去动态调整产品的评级。第一个是市场调研阶段,这个产品在市场中,处于什么样的周期?这个产品目前的TOP10的月销在多少?目前的销售趋势是持续上升还是已经进入饱和?按照A、B、C、D四个等级,进行产品的第一次备货,就应该瞄着TOP打,不成功便成仁。所以我们要在第一次测试的时候,根据我们的干预手段+流量释放,进行第二次的产品评级,点击、加购、转化率有没有达到TOP产品的指标?(调整评级排序,再次分配倾斜资源。)每个类目每个产品的情况都一样,不可能每个产品都能上TOP的。只不过在你有限的资源里,给ABCD的产品,不同的备货和运营资源罢了。最后一块,是共成长。你想简简单单赚点钱,你就应该把能开掉的人都开掉,能省出来的钱都省出来。你要想管理省事,你就必须搭建从运营助理到运营到运营组长的SOP。(可以加我微信获取:xiabingbaol)你想要业务流畅,你就必须搭建从定市场、品类,再到选品及产品运营的精细化运营链路。
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我们团队实现了连续4个月12-15%的订单与利润双增长。2022年,我和很多的卖家交流,因为我有做一个卖家俱乐部,叫做起航俱乐部,大家在一起交流,逐步得到的共识是,追蓝海的快:挖掘短时间信息差的蓝海类目和产品。一些玩蓝海的卖家跟我说,只要shopee不倒台,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在拓展和迭代,只要我软件扒的够快,蓝海产品永远在!做内卷的王:给平台用户带来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还有一群玩家,拼命搞内卷,我都不爱跟他们玩,局外人会说东南亚市场真的卷啊,卖这么便宜怎么赚钱啊?造品牌的梦:建立品牌对用户心智占领以带来客单溢价和多渠道销售,最后,也是我最敬佩的一群的人,他们通过提前布局,在TIKTOK内容成本低廉的时候,快速的把市场认知打出来,初步的构建了品牌模型。为什么不聊蓝海?shopee的蓝海机会太小了,一个月可以做几万、十几万的利润空间,但是最终,还是得回到内卷的赛道上来。在我们今年举办的广州、深圳、厦门的线下聚会上,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今年还能够跑赢大盘,拥有月20%增速的卖家,是精品型卖家。一是在于他们敢,在绝大多数人都在跟卖的时候,敢根据用户需求做“东南亚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去享受完整产品生命周期的产品红利。二是在于他们准,总能抓住市场量大,用户刚需的产品。三是在于他们狠,为了最大化的享受产品红利,去玩命的扩大产品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坚信利润是优化出来的,完全抛弃小农的高毛利思维,做TOP Seller,做霸屏式的TOP Seller,挤死对手,赢者通吃。跨境电商,80%的卖家都是贸易商,贸易商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性价比。就是让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敢、准、狠”。背后的核心逻辑,性价比的核心逻辑,只有通过市场上的新的品类和产品,找到那些更有差异化、更有性价比的产品,才能给平台的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只有获得平台TOP的位置,才能有相对稳定且量大的销量,才能优化整个供应链的成本结构。只有拥有更强的性价比产品,才能通过多平台多渠道的销售,扩大自己的规模效应,获得所有卖家都想拥有的壁垒: 1. 整体上拥抱mall店;核心原因就是,第一,在shopee的手机端,有专门的Mall店入口,有更好的流量位置,和产品排名。第二,Mall拥有专属的经理,意味着更优质活动位置、资源包、以及资源包带来的广告返佣。2.虽然Shopee是一个重价格,轻运营的平台,运营技术大家很难拉开明显的差距。但是,强化自己团队在平台获取流量的能力,把产品运营上TOP的能力,在一些基础细节,如标题的关键词布局、图片视频及评论,把各个环节的细节优化一点,就可以积累差距优势。 3.多平台运营的能力,千万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比如做shopee的,不应该放过lazada。起航俱乐部从去年年底,就号召做shopee的卖家拓展lazada渠道,目前绝大多数shopee卖家,都获得了lazada新渠道带来的20%-50%的订单利润增长。你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通过规模效应,放大成本优势,盈余20%左右的成本空间 -卷死大部分对手。如果说,这是可以通过团队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增长飞轮,你抓住品类机会(抓tiktok的品类机会),抓住产品生命周期的红利,抓住机会上TOP获得销量,放大规模优势,从而稳定库存,形成多渠道销售网-提高周转。你就有可能,在典型的价格敏感、产品差异化小的东南亚市场,构建起自己的初步核心壁垒:成本优势。“就是不断优化整个(供应链+营销链)链条的成本,给消费者创造更低价格、更多选择、更好产品的[需求解决方案] ”。以更加精准的用户人群为画像的风格店模式,开始成为中小卖家的高客单高转化的新出路。比如luolita、比如大码女装。在shopee的中国台湾站点,是风格化趋势,表现最为突出的站点。而东南亚的任何一种风格化模式,都可以在淘宝找到对标。作为平台的电商卖家,实际上就是站在跳一跳的台子上:当你在思考跃迁,你是需要“减负”、需要“助推器”,需要拼全部的力量,并且找准落脚点,才有机会够得着的。在电商的层面上,平台电商和内容电商,获取流量的方式完全不一样。平台电商的三要素:流量点击转化率。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去选品,去做图片价格,去搞评价提升转化率。你是在平台1.0的规则下,满足用户已有的需求。而内容电商是,是通过视频,通过所见即所得,通过更真实的人货场,激发、创造用户的需求。后疫情时代,以TIKTOK为核心的内容电商,将再次拉高电商的市场份额。我们有文字的能力,每个产品的标题,也就是关键词,是我们获取平台能力的密码。我们有图片的能力,为了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我们恨不得在主图上玩出花来。视频的生产成本更高,从脚本到演员“产品”,再到服化道以及场景,从拍摄到剪辑成品,在专业的MCN机构里,平均一个视频的生产成本都在500-1000块钱。而直播,就更不具备了,除了马来,其他东南亚国家基本上都是自有语种国家。直播的成本更加高昂。国内的一个成熟的直播团队,基本上是需要3-5W的固定人工成本的。在印度尼西亚,一个主播的成本是1000-1500人民币一个月。也就是,2W人民币你可以请10多个主播,去给你全职直播,创造你的产品的直播内容。与此相似的还有菲律宾市场。这也催生很多的市场“利润”,有些朋友有机会,直接在当地搭建直播基地,获取红利。目前,起航群内自营Tiktok的月销天花板是近150W人民币/月。还在高速增长。这都是我们俱乐部真实的案例。 如果你在当地拥有比较充足的货源,你也不想自营直播,或者感觉还没到时候,可以考虑达人分销,这个是只要你的产品有竞争力,合适的价格和分佣比例,就可以躺着出单的机会。因为,东南亚目前不缺MCN,不缺机构和达人,缺的是优质的供应链货盘。俱乐部的梁总,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达人分销”玩法,叫做TK渣男论:(抛出样品的诱饵,有针对性的撒网捞出达人,针对表现力好的达人长期建联,长期合作。)如果还想更省事一点,就直接外包给MCN吧。目前Tiktok已经证明了他的卖货能力。这是在这场迁移中,卖家不应该错过的机会。在东南亚,Tiktok正在或已经成为最大的内容平台。在这样一个东南亚极具影响力的内容平台中,未来的十年,是属于中国卖家根据本土人群的需要,创造品牌的最好机会。怎么让自己,从卖货的,变成卖品牌的货?怎么跳上这样一个台阶?这一点很多的卖家已经给我们证明了,在中国,做一个消费品牌的投入是3000W或者更多,而在东南亚,在Tiktok,做品牌的投入可能低至300W或者更低。核心,就是Tiktok目前仍然十分低廉的流量成本。你(或达人)生产的视频,有机会被百万次、千万次传播;你(或达人)生产的视频,有机会带动新的用户继续模仿;内容需要极具影响力的平台,内容需要被重复的传播和种草。我们了解过很多的概念,比如私域,比如品牌,比如兴趣电商,核心都是内容。从这个阶梯的卖货郎,到下个阶梯的卖货郎,核心就是创造内容。卖家的自我跃迁,就是把依靠市场的红利,平台的黑科技,供应链的成本优势,抱着“自己”跳到内容电商的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