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Lazada和Shopee也开始热衷造节?
Lazada 3.27 Bday大促还没开始,Shopee 4.4 上半年首场大促已经提上日程。
之前,卖家在大促时经常会用“错过再等一年”吸引客户下单,现在也不用了,3.3没买齐的,3.27来看看,再不行,还有4.4、6.18、9.9...
仿佛一年三百六十五个日出,蔡国庆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电商平台想送你三百六十五个节去购物。
那么,Lazada和Shopee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造节?仅仅是为了促销吗?背后的逻辑可能没这么简单。
01丨消费市场 潜力巨大
Lazada和Shopee之所以热衷“造节”,还源于东南亚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
数据显示,2015年东南亚电商规模只有50亿美元,经过4年发展到2019年达到380亿美元,然而,从2019年到2020年仅用了1年时间,电商营收就增长到620亿美元,增幅高达63%,这个市场潜力令所有玩家向往。
另外,由于疫情影响,过去一年,东南亚净增互联网用户4000万,总用户数突破4亿,这个数据比之前预测提前了5年。
有人有钱还有闲,加之借鉴中国经验,造节自然顺理成章。
02丨提高品牌知名度
在国内,提到11.11就会想到淘宝,提到6.18就会想到京东,这是平台专属节日给消费者打下的烙印,或者叫消费习惯。
那么,在东南亚,有没有什么提起来就特别有平台属性的节日呢?除了3.27是Lazada的生日大促之外,6.18、11.11、12.12、年货节几乎全是从中国抄过去的,因此,平台需要有个专属节日来彰显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一方面,平台在通过造节获得营收的同时,也让品牌形成了特殊的号召力;另一方面,消费者通过电商节获得优惠,进而转化为对这个品牌的信任,培养出平台使用习惯。久而久之,以后每年的这一天,消费者大多都会选择这家电商平台进行消费。
03丨教育市场
Lazada和Shopee平台耗时数年、花费几十亿美金才将网购意识灌输给东南亚消费者,加上疫情加码,现在的东南亚消费者正是对网购充满兴趣的时候,这刚烧起来的炉灶千万不能让它凉了,一定要继续灌输,培养习惯。
另一方面,去年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短时间内涌入了上百万的卖家。以某平台未经证实的数据为例,Shopee平台卖家数量从2019年的700万一跃提升到2020年的1000万;印尼本土电商平台Tokopedia的卖家数量也增加了270万,总数接近1000万...
对于这些刚从线下转到线上的卖家来讲,大多还不熟悉大促概念和流程(就像早在两三年前,很多越南卖家并不明白为什么要找人买自己店铺的产品一样),因此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节日进行培训。
04丨学习中国经验
东南亚的现在和中国的曾经很相似,对于电商,大多数还处于“听说过”、“知道”、“在上面买过一两次东西”的状态,平台必须通过一些办法让大家多使用、持续使用。
这也是当初淘宝购物节出现的原因,无非是现在用到了东南亚而已。
05丨电商造节后遗症
其实,由于Lazada和Shopee平台的中国因素,大促节日对东南亚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少了,过于频繁的造节行为也许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根据中国经验来说,电商平台盲目的开展粗放式的狂欢购物节并不利于企业的长久良性发展。相反,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为大批量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电商服务将成为未来电商节发展的主要方向。
之前的电商节可以说是“我有什么,你就在这一天买什么”,新型的电商节应该是“你想在哪一天买什么,我就为你提供什么”。
你怎么看呢?